高职教育动态简报(2021-10)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01   点击数: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动态简报

20216期(总第33期)

职业教育研究所                               20211030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全文共7个部分22条。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等工作要求以及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通过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健全职普并行、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培养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第三部分“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围绕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健全多元办学格局,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第四部分“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模式,通过不断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优化政策环境,创新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第五部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强化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第六部分“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通过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第七部分“组织实施”。

详细内容见附件:推送材料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预计2025年“落地”

10%,这个数据标志着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后终于“落地”,并已经到了具体实施阶段。“10%”,这一数据出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目标任务。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524.34万人,如果每年保持这个招生规模,意味着到2025年后,职业本科学校每年会招生50余万人。未来已来。截至目前,教育部已批准了34所学校开展职业本科试点,为探索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范本。

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林宇指出,当前职业本科教育正处在起步的关键阶段,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本科的分类指导。坚持稳步发展,要避免“大而全”,对照设置标准、围绕学校特色,成熟一个设置一个。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为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什么办?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坦言,职业本科教育既缺少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资借鉴,又面临着诸多挑战。“发展职教本科既是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愿望的客观需求;既是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曾天山给为什么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作了总结。

而在我国第一所由公办高职转设为职业本科学校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看来,当前及未来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短板和掣肘因素。 “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本质上是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必然,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契合了产业转型升级、一线人才质量需求层次上移的实际需求,通过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谁来办?

2012年以来,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省就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学校在某些专业点上开展以“依托高职优质资源、联合本科举办、发放本科文凭、高职院校办学”为特点的“4+0”培养(四年全部在高职院校培养)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以及采取“3+2”培养(三年高职+两年本科)试点。吴学敏认为,对于“4+0”模式,高职院校作为主体办学方,面临着“学校没有冠名权、教师没有主导权、学生没有归属感”的现实困境,办学主动性逐步减弱;本科院校作为合作方,面临着各类评估、认证以及申报硕士点等考核,对生源及培养要求逐步收紧,合作办学的积极性逐步降低。而对于“3+2”模式,高职院校和与其对接的本科学校拥有不同的培养定位、评价体系、师资结构,学生一旦“升入”本科,将不再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接续培养,并不利于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持续提升。

曾经一段时间,教育部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遴选了部分试点本科高校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开辟了实现本科职业教育的新路径。但是,因为办学惯性和师资队伍等因素,实际上本科转型各地实施进展不一,部分学校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不足,籍由此来扩大职业本科教育,任重道远。虽然,此次《意见》中也提到: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有专家认为,这是“鼓励”而不是“要求”或是“必须”,因此由应用型本科学校来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其主动性和“鼓励”的政策力度还有待观望。

 “而公办高职对办职业本科,有很大的积极性和吸引力,并且责无旁贷。”一直关注职业本科教育的铜仁学院校长侯长林,之前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任校长,对公办高职探索试办职业本科教育一直在鼓与呼。目前,在教育部已批准的34所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学校中,来源有4条路径:第一条是22所由民办高职直接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第二条是由9所公办高职“借壳”独立学院,合并后转为职业本科学校;第三条是由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申办职业本科专业;第四条是由公办高职直接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目前此条路径只有1所,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升格而成。“应该加大公办高职直接升格办职业本科教育的力度。”侯长林呼吁,在继续积极引导普通本科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或转型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同时,需要继续打开公办高职专科院校升“本”的“天花板”,建立“动态升本”和补充“双高计划”的机制。

怎么办?

 “职业本科学校既要传承职业教育的‘基因’、保持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多年发展形成的内涵特征,又要借鉴应用本科转型的成效经验、改革创新蹚出一条‘新路’。”在国家督学、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崔岩看来,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面临创建具有自身优势办学特色的严峻挑战,与高职专科的探索发展过程极其相似。

为了办好职业本科教育,2021年年初,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等两个规范职业本科学校办学的文件,成为职业本科学校办学、专业设置的基本遵循;3月,教育部职成司按照这两个文件,制定了《本科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情况评议要点》《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评议要点》,对27所学校的办学情况和专业进行评议;5月,又组织了5个专家组对已招生的22所学校进行了现场调研。专家组评议认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总体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但也存在突出问题:部分学校申报专业缺乏依托,办学条件明显不足,其中有所学校依托应用英语专业申办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部分学校申报专业与区域发展需求和办学定位明显不匹配,其中有所学校申报护理专业,所列仪器设备多为办公家具,依托的高职专科专业刚举办两年,尚无毕业生;部分试点学校对试点任务定位不清,办学理念有待凝练,人才培养方案粗糙,其中有所学校申报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学时中所谓“课外自主实践”达50%;部分学校已试点专业建设尚有待加强,同时又盲目申报新专业,其中有所学校今年首次申报专业数竟达48个专业,涉及12个专业大类;个别地方与学校工作不严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升本不忘‘本’,升格不变‘质’,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不动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介绍,学校的专业100%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68%的专业对接江苏“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学校从高职升格而来,首先要确保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都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定位和基本培养路径。学校办学能否获得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关键在于:其培养的学生能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需要、其师生能否解决行业企业一线遇到的技术难题、其能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

目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金字塔”。曾天山认为,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首先要廓清其人才培养定位,回答职业本科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如何落实“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厘清办学定位,少走“转型升级”的弯路。

侯长林认为,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有一个社会承认的过程。就职业本科教育自身而言,要想发展壮大,就需要走稳每一步。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20211026日)

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意见》提出,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培训,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打造一批高校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品牌。完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坚持政府引导、公益支持,支持行业企业深化赛事合作。

  《意见》明确,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校内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免费开放。鼓励各类孵化器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放一定比例的免费孵化空间。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做好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知识产权确权、保护等工作,加快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大对创业失败大学生的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救助机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及时收集国家、区域、行业需求,为大学生精准推送行业和市场动向等信息。加强宣传引导,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高校的好经验好做法。

  《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税扶持和金融政策支持。加大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做好纳税服务,强化精准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商业可持续原则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早期投资与投智。

  《意见》要求,教育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指导,督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政策的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2021101303版)

甘肃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

《甘肃省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措施》

近日,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制定了《甘肃省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措施》并印发实施。

实施目的: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的工作任务要求,有力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下同)教师队伍建设,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落实标准,推进校企协同培养。

(一)落实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出台省级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职业院校制订各具特点、分层分类、覆盖各类课程的双师型教师建设方案。经过3-5年,全省职业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65%以上,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达50%以上。(二)提升教师培养层次。实施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认证。(三)校企协同双师培养。实施双百计划,校企共同建设100个省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00个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成10家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100个左右省级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二、推进改革,促进双师团队建设。

(五)推进教师招录机制改革。积极推动各级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落实职业院校选人用人自主权,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契合学校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招考标准和程序。建立并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六)规范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七)深化岗课赛证融合改革。建立职业岗位定期调研或锻炼制度,在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教学标准制定、实验实训室建设等专业建设工作时,将教师到职业岗位调研或锻炼纳入工作流程。(八)完善分级培训制度。落实新周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善省市县校四级职业院校师资培训体系,将师德师风、国家职业标准、国家教学标准、1+X证书制度和相关标准等纳入教师培训必修模块。

三、强化师德,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九)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教师荣誉制度、落实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坚持四个相统一,加强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第一标准,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对违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实施省内教育行业禁入制度。(十)强化教师权益保障。扩大职业院校收入分配自主权,职业院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绩效工资分配方式、自主确定绩效工资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构成比例,自主确定绩效工资分配范围、考核项目和发放标准。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师、教学倾斜,提高教学工作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奖励性绩效工资实际分配总量在绩效工资总量中占比一般不低于60%。(十一)建立教师发展激励机制。组织职业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年度考评工作,定期开展职业技能考评和教学能力监测,对考评、监测成绩优异的进行奖励,对测试成绩不合格的进行培训,并给予一年提升追赶期。推进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与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严格见习期考核与选留。

四、加强组织实施,确保措施落实见效。

(十二)加强党对教师队伍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发展上优先考虑,工作上优先支持,投入上优先保障。(十三)强化责任分工。教育部门负责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定完善相关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发展改革部门配合教育部门,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财政部门负责经费支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双高计划投入的支持重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十四)强化舆论宣传。各地各校要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挖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大力宣传职业教育中的时代楷模最美教师,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各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按照本措施,结合实际,于202110月底前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并将落实情况于每年12月底前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联合相关部门就本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调研。

《意见》全文见附件:推送材料2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肃省财政厅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

责任编辑:李金龙

发送范围:全院教职工                                                                                                                                电子版OA系统公开,印1份存档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电话:0938-8361621传真 :0938-8362055 邮编:741001招生热线:0938-8361482

版权所有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赤峪路107号  甘公网62050202000260 陇ICP备11000498号

站点建设维护:信息中心